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平时作业答案"(2005春使用)
说明:本作业在学习完教材第三讲后进行.作业采用"开卷"形式,可以参考本课程教材,以及专科阶段的有关教材等其他资料,作业总分为100分.本作业需要学生在小组讨论后独立完成,作业时间不限,如果作业册空间不够可以另附空白纸.
讨论题:
要求:先记录讨论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和主持人姓名,每位发言人的主要观点摘要,然后再陈述自己的观点.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先阅读以下参考资料,然后讨论:鲁迅到日本留学时为什么要选择医学 为什么又要"弃医从文" (40分)
参考资料一:
绍兴的周氏家族,在清朝后期曾是一个十分兴盛的名门旺族.在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中,清军勾结英法联军击败太平军后,在绍兴大肆烧杀.周家在这场兵燹中,各房族财产损失惨重,大伤元气.1881年,鲁迅出生时,周家已从大户没落为小康,并且一直在走下坡路.1893年,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因科场案入狱,周家从此一蹶不振.这年,鲁迅被送往母亲鲁瑞乡下的娘家避难,过了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压抑和刺激,一方面,认识到了封建阶级的腐朽和没落,认识到了社会的虚伪和冷酷,另一方面,也使他看到了农民的痛苦和不幸.紧接着,他父亲周伯宜吐血卧床,一病不起,鲁迅便开始了每日出入当铺和药店的终日奔波,更加深了他对社会的认识.后来他在《呐喊·自序》中曾说出了自己当时的感受:"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他后来的创作,无论是杂文还是小说,都受到这段生活的深刻影响.
1898年,鲁迅在南京求学期间,受到了康梁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他读到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后,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在他的思想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观察世界,认识现实的思想武器.1902年,21岁的鲁迅考取了官费留学日本的名额,怀着救国的理想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弘文学院是日本人专为中国留学生进入各种专门学校而开设的补习学校,既补习日语,也补习普通科学知识,学习期限为两年.鲁迅当时被编入普通科江南班.),当时的东京正是中国革命党人海外活动的中心,梁启超主办的《清议报》,《新小说》等报刊成为了留学生们的精神食粮.鲁迅在课余也开始接触国外的文学作品,以翻译的形式创作了历史小说《斯巴达之魂》,同时也与他的同乡好友许寿裳一起开始了中国国民性的探讨.后来,许寿裳在《我所认识的鲁迅》中回忆说:"我们又常常谈着三个相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 (二)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三)它的病根何在 "1904年,鲁迅从弘文学院毕业后,离开东京,去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鲁迅:《呐喊·自序》).然而,他对中国国民的缺点和病根认识越多,对自己的医学救国理想就越怀疑.1906年,一个偶然的"幻灯片"事件,特别是那些茁壮而麻木的"看客"以及"示众"的场面,对鲁迅的一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正是从那时起,鲁迅遂"弃医从文".鲁迅的全部创作,包括杂文和小说,无论是社会批判还是文化批判,都是沿着"改变他们的精神"这一思想发展的.
参考资料二:
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从那一回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呐喊·自序》)
讨论记录及自己的陈述:
2.先复习专科阶段的学习内容,再阅读以下参考资料,然后讨论:人生派和艺术派在小说创作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应该如何理解郭沫若创作《女神》的"文化语境" (30分)
参考资料一: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主要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圣陶),许地山,王统照等12人,主要成员还有冰心,朱自清,庐隐,王鲁彦等.主要刊物是"改革后"的《小说月报》和新创办的《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诗》月刊等,是"五四"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学社团,因主张文学表现人生而被称为"为人生派",其创作表现了现实主义的特色.
人生派的小说创作以叶圣陶的作品最具代表性.《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早期小说的代表作.从创作题材上看,写教育界是叶绍钧的特长.在他的小说中,教育界的生活占有重要比重,因此,他的小说又被称为"教育小说",而《潘先生在难中》则是作者的"教育小说"在经历了偏重于批评教育方法之后,发展到偏重于通过教育问题来揭示社会问题的结果.从反映人生面貌的角度看,叶绍钧小说最有特色的部分,就是对于灰色人生的描写,其中,最为成功的便是《潘先生在难中》中的主人公"潘先生".从创作风格上看,《潘先生在难中》体现了叶绍钧小说在批判旧事物时的特点,即采取"讽它一下"的态度.从创作方法上看,这篇小说则体现了作者冷静,客观的态度尽量让事实说话,用言行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点.总之,叶绍钧小说的一般特点,不在《潘先生在难中》都要以找到,而且得到了最为集中和最为充分的表现,因此,我们就可以说它是其代表作.
- 豆搜网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平时作业答案"(2005春使用)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平时作业答案"(2005春使用)
下载此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6-01-09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 doc 文档作者: Lenovo User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经理: 单位: Legend (Beijing) Limited 分类: 创建时间: 上次保存者: 修订次数: 编辑时间: 文档创建者: 修订: 加密标识: 幻灯片: 段落数: 字节数: 备注: 演示格式: 上次保存时间: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DOC格式下载
- 更多文档...
-
上一篇:关于张爱玲的生平
下一篇:?CONTENTS 目录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的相关文档
- 相关文档
-
- · 本书所收集的是柯灵先生写的有关书的文章全书大致按内...
-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
- · www.hhopen.com
- · 中国现当代文学练习题汇编
- · 2000G移动商学院详细目录
- · 中国现代文学
- · 点此处下载本文档 - "登录号"
-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讲义
- · ?上海远东出版社发行部
- · "女性性别研究与批评"学术信息(2003)之二
- · 张爱玲的传奇与"张爱玲热"答疑
- · 摩登张爱玲︰时尚意识与女性主体
- ·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原是清末的著名大臣,而她的祖母李菊耦则是慈禧心...
-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第三章「迷文化」於「张爱玲现象」的展演
- · 专题七 现代女性作家的小说
- · 关于张爱玲的生平
-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平时作业答案"(2005春使用)
- · ?CONTENTS 目录
- · ?泸港洋场中的荒凉
- 赞助商链接
- 大家都在搜索
-
- · autoflash.exe
- · 单级减速器的设计
- · 红外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 · 采煤学课程设%b..
- · 威盛km400超频
- · 4造梦西游32012
- · 家用逆变电源电路图
- · 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 · 社会学研究方法下载
- · 如何学习室内设计
- · 教育心理学试题
- · mfc背景图片
- · ???????????????????б???????????????????????
- · 现浇空心楼板
- · 拉深力的计算软件
- · 电机及拖动基础
- · 制作电路板实验报告
- · 平安保险理赔资料
- · mos电流镜
- · 大苗老师讲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