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鉴赏》试卷十七
1,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会真记》)中崔,张爱情故事作了哪些根本的改变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以唐代元稹的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为蓝本,进行了再创造.作品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方面都突破旧格,对崔,张爱情故事作了许多根本性的改变,使西厢故事展现出全新的面貌,为王实甫《西厢记》提供了新的坚实的基础.
首先,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完全改变了《莺莺传》中的主要矛盾冲突,从而改变了剧本的主题思想.《西厢记诸宫调》以张生,莺莺,红娘(包括法聪)与老夫人,郑恒之间的矛盾冲突作为主线来展开故事,这是一种本质的矛盾冲突,是追求爱情自由的青年与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因此,作品完全改变视崔莺莺为"尤物",视张生始乱终弃为"善改过"的封建观点,而以莺莺和张生在封建礼法的压力下毅然出走,终于取得自主婚姻的胜利,代替了《莺莺传》中张生抛弃崔莺莺的悲惨结局,提出了"从古到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的主张,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歌颂了男女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而进行的斗争,第一次在张生,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中赋予了反封建的主题思想.也正是因为如此,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积极社会意义,大大超过了一般的描写爱情与婚姻题材的许多说唱文学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
其次,对《莺莺传》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可大胆的改造,几个重要的关目的设置安排,使作品主题更加深刻,古时更加曲折跌宕.老夫人前后二次赖婚,是作者着力之处.《莺莺传》中,既无张生求婚,也无老夫人许婚.自然也不存在赖婚的问题,不涉及封建家长的干预.而《董西厢》改变了这一情节,通过赖婚,表现了封建势力的凶狠残酷,加深了莺莺和张生结合的积极的社会意义,赋予鲜明的反抗精神.另外,作品中"借厢",也是董解元的再创造.作品强调了青年张生对爱情的执著以及自主婚姻的来之不易."团圆"的结局,更是彻底改变了《莺莺传》的旧格,充分表现了莺莺和张生经过艰苦斗争,取得自主婚姻的胜利,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之情.
另外,根本改变了《莺莺传》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赋予崔,张爱情故事的新生命.《西记厢诸宫调》对人物进行了再塑造,作品中的崔莺莺虽然依然温柔美丽,但不再是一个屈从命运,寄哀怨于诗束的柔弱女子.作者通过她对自主婚姻的执著追求,表现了她的斗争性和叛逆性格.张生,更是从一个无行负心的文人变成了一个用情专一,忠于爱情的"志诚种",他和莺莺一道,为了共同的幸福而斗争.红娘在《莺莺传》中并不重要,而在《董西厢》中成了一个热心促成崔,张生结合的活跃人物,在她的身上体现了社会大众的愿望和爱憎.老夫人是《莺莺传》中的一个正面形象,没有很多的活动也没有突出的个性,而董解元把她作为典型的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作为崔,张的对立面,着力表现了她的世故圆滑.
总之,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大胆改造和发展了《莺莺传》,尽管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它体现了崔,张爱情故事长期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广大人民的愿望,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的一件珍品.
2.元杂剧是怎样形成的
元杂剧是北方地方戏院本和宋金古典传统的诸宫调两者结合的产物.它是在综合和继承前代文艺形式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一种新型文艺样式.它并不是某一个作家发明的.中国戏曲,在唐代就已经形成了;宋杂剧,金院本较之唐代的参军戏,歌舞戏又有了新的发展.宋代杂剧不仅能演出《相如文君》,《王宗道休妻》,《李勉负心》,《崔智韬艾虎儿》这类具有曲折故事的戏剧,而且还能演出《目连救母》这样的连台本戏.为了适应当时的剧场情况,它还有一套演出的体制:先演一段寻常熟事,称之为"艳段",相当后来的"闹台锣鼓"或"等客戏".而后才是正杂剧,分两段;最后是"杂扮",以调笑滑稽为主,相当于后代的"余兴".艳段,杂扮是即兴表演的小玩意儿,不能代表宋杂剧的艺术水平;能代表宋杂剧的正是杂剧.因此在严肃场合演出时,可以无艳段,也可以无杂扮,而不可能无正杂剧.从《武林旧事》所载二百八十个"宫本杂剧看数"剧目来看,当时的戏剧常借用大曲的音乐,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带有音乐标记的剧目,如《崔护六么》,《莺莺六么》,《裴少俊伊州》,《郑生遇龙女薄媚》等等.到了金代,宋杂剧更名为金院本,而且有了新的发展,这首先反映在剧目上.《辍耕录》著录的金院本目就有六百九十四种,不仅数量可观,而且从可考知内容的剧目来看,剧本题材十分丰富,剧情也十分曲折,其中许多剧目都为元杂剧所继承和改编.值得重视的是,带大曲音乐标记的剧目大大减少,不带音乐标记的剧目大大增加,少数剧目还有采用诸宫调音乐的标记,这些都说明金院本的戏剧音乐,较之宋杂剧有一个很大的发展,而且为元杂剧的音乐构成作了有益的摸索.元杂剧普遍仿效诸宫调的组曲形式,显然是金院本戏剧音乐的发展.从戏剧行当来说,据《梦粱录》,《武林旧事》,《辍耕录》,《正音谱》,《笔花集》等书的记载,宋杂剧,金院本的行当远不止五种,除人们熟知的末泥,引戏,净,副末,装孤(或装旦)外,还有戏头,末色,净色,贴净,装外,正末,靓,狙,捷讥,鸨,猱等名色.可以这么认为,元杂剧中的行当,在宋杂剧,金院本中都早已出现了.总之,在剧目,戏剧行当,戏剧音乐,戏剧表演等方面,元杂剧显然都受到了宋杂剧,金院本的直接影响.而元杂剧的四折,则显然是宋金正杂剧两段的扩充.他们最明显的差别,也许仅仅在这一点上:金院本只有少量剧目采用诸宫调的组曲形式,而元杂剧则全效仿诸宫调的组曲形式.所以我们说元杂剧是在北方地方戏院本和宋金古典传统的诸宫调两者结合的产物.
- 豆搜网 > 中国文学鉴赏试卷十七
-
中国文学鉴赏试卷十七
下载此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9-07-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43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 doc 文档作者: 番茄花园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经理: 单位: 番茄花园 分类: 创建时间: 上次保存者: 修订次数: 编辑时间: 文档创建者: 修订: 加密标识: 幻灯片: 段落数: 字节数: 备注: 演示格式: 上次保存时间: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DOC格式下载
- 更多文档...
-
上一篇:广东梅州2008届第一次四校联考历史试卷
下一篇:南安侨光中学2008年暑假夏令营高三文科历史试卷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的相关文档
- 相关文档
-
- · 幻灯片 1
- ·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 · 中国文学鉴赏试卷十七
- · 婚姻登记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案例
- · 「公民与社会」第一册三、四课亲密关系、婚姻与家庭
- · 我们是同一个丈夫,他重婚!"---全国首例妻"妾"联手告夫案
- ·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 · ?婚姻法解释(三 ) 动了谁的奶酪
- · 家庭与法律
- · 一夫一妻制之确立与重婚问题之探讨
- · 中国自考人(www.zk8.com.cn)——700门自考课程 永久免费、完整 ...
- · 旧约圣经问题总解集
- · 央视新闻频道报道徐江涛先进事迹
- · 广义的阅读以阅读电影为例
- · 图解法律第三章 民法
- · ?编写此书的思想早在三年前就有了。当时笔者迷上了名人传记,读了上
- · 我的"点绛唇"
- · ?第六章 《婚姻法》
- ·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
- · 范德萨一夫当关
- 赞助商链接
- 大家都在搜索
-
- · 环境化学选修课论文
- · 一双绣花鞋电影剧情
- · 笔记本调制解调器驱动
- ·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计划
- · 芹菜炒豆干
- · 宋明理学说课稿
- · 自制0.5wled手电筒
- · a5大还是b5大
- · 大专企业经营管理试卷及答案
- · 中望2009cad
- · 通风除尘设备设计手册
- · sdk2.0固件
- · 高职考试语文测试试题
- · 轴机械制造课程设计
- · 防老鼠的猫叫
- · 公共关系的自我价值
- · 分散控制系统教案
- · vs2008导出excel
- · 机械原理试题
- · 八年级物理力学公式